邮箱登录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GLISH 繁體版
售前支持
技术支持
售前咨询
马云在思考一个核心命题:投资人喜欢听什么故事?本文将从阿里巴巴成长的几个产品阶段、阿里巴巴当前产品分析等两部分,来评估阿里巴巴的价值及成长前景。
开始的话
阿里巴巴的成长始于B2B。当1999年的网络泡沫开始的时候,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网络公司,但是阿里巴巴的B2B是应该其中最早实现盈利的公司。事实上,我们回头看看,当初的很多知名网络公司都基本不复存在了,名字都不太想得起来了。活下来的,且活的还不错的也就是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我仅指的是99年左右成立的公司,之后的不算),其中网易也差点纳斯达克退市,后来利用网游,反倒成了首富,当时其实也有一批特别有意思的网站,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受限制于很多条件,并未能实现很好的生存,然而时过境迁,到了现在,这些模式却再度的活了过来。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B2C,在2000年的时候,很多网络公司尝试在线销售,但是发展到最后的制约因素,却是因为物流和仓储跟不上,导致事实上在线销售就无法实现起来。我记得我们读大学的时候,在一个商城上买方便面,大半夜的,人家还真给送来了。但是没能坚持一年,就倒闭了。现在B2C大行其道,那是因为配套跟上了。还有就是微博,事实上2000年的时候,BBS也演变过一种类似微博的概念,但是很快销声匿迹,而现在为什么微博大行其道?某个程度上,是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形成,智能机加3G的共同助推下,微博开始繁衍,时也,势也,其实是很对的话——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情,不能走得太快。
一、阿里成长几台阶
-B2B
阿里巴巴的B2B业务,为什么能最早实现盈利,其实也是时势推动的结果。第一个大背景是中国在1994年汇率改革之后随之而起来的对外贸易的大幅度增长;第二个大背景:1998年之后互联网技术的飞越发展,大大降低了网络成本。这两个因素,是B2B能得到飞速发展的前提,B2B发展到现在,更多还只是停留在信息交换的功能上,技术层面而言,相对简单,在这块业务上,就是将大量的企业信息发布在阿里巴巴的网站上,让国外进行采购,这一领域而言,与其说阿里巴巴是个互联网公司,不如说阿里巴巴是个营销公司,它实现的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全国范围内大量招聘业务员上门营销外贸客户,让他们来阿里巴巴发布产品。
其实该模式可复制性很强,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这个模式其实越来越难以为继,原因也很简单,外贸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量初期的供应商,发展到后期都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新的采购机会越来越少,发布信息所得到的反馈也日益降低,同时跟外贸在难以为继大幅度的增长是必然的趋势。这个大趋势的情况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香港上市后一直得不到市场认可的主要原因,上市之后一直下行,最后折价退市。
但是从初期看,B2B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阿里巴巴得以发展到现在的基础,不管如何诟病阿里巴巴在B2B发展过程中采取的许多不管是好还是不好的策略,B2B确实是阿里巴巴的起点。至于阿里巴巴B2B在随后开始做国内业务,我自己认为阿里巴巴优势一般,可操作性也很差,B2B萎缩不需要多怀疑。
-淘宝网
B2B之后是淘宝网,2003年非典期间,阿里巴巴创设了淘宝网,淘宝网并非首创,在当时的市场上,国内主要是易趣,后来eBay入主易趣,淘宝的竞争对手就成为了eBay,淘宝打败eBay主要策略是免费。阿里巴巴日后指责很多电商不道德竞争,不惜亏损打价格战,但是要反思的话,淘宝才是所有电商价格战的起点。
-支付宝
淘宝之后,是支付宝。事实上,支付宝又是对eBay的一个模仿,对象是eBay的贝宝,前期功能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很多人说支付宝是淘宝打败eBay的根源,我是不认同的,打败eBay的根源就是免费,如果说还有一样东西的话,那就是淘宝的宽准入性。eBay其实对货物的准入要求还是比较严格的,但是淘宝却不一样,什么东西都可以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大量的假货充斥于淘宝中间,也发生了很多的诉讼案例。
但是不管怎么说,淘宝网成为了阿里巴巴B2B业务之后的接力者,成为了现在阿里巴巴的核心的核心。淘宝网之后,才是天猫商城B2C,所以阿里巴巴的演变来看,其实是B2B-C2C-B2C,现在的趋势来看,B2C,可能会成为阿里巴巴第三个接力棒。但是目前,核心估计还是淘宝网的C2C业务。
二、阿里巴巴现状
阿里巴巴由于名声在外,一方面是由于马云个人能力极为出色,口才卓越,善于描绘美好蓝图,所以,很容易给人很亢奋的号召力,从而让人并不在意真实的阿里巴巴的现状,真实的阿里巴巴的现状,并不是很美好,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9个月间阿里巴巴的总营收达到29亿美元,净利润为7.81亿美元,利润率为27%。虽然阿里巴巴在收入上已成为中国线上第三大,但与腾讯和百度动辄50%以上的利润率相比,则是相形见绌了。
阿里巴巴目前能形成收入的主要在于以下几块:阿里巴巴的B2B业务;淘宝网的广告费业务;天猫的服务费收入;聚划算、支付宝,也产生了一定的收入。其他几块业务,包括不在事业线、但是给予阿里极大想象力的阿里金融,我看短期内估计也还是赔钱的,后面会具体论述。
就现在这几块业务来看,我自己觉得总体想象力是非常有限的。
B2B前面论述过了,阿里巴巴风光上市时候是300亿美金估值,而退市时候大概是80亿美金估值。事实上,我对B2B业务的看法更悲观,确切的说,这块业务以后会成为鸡肋业务,几乎没想象力。而且可能还会是阿里巴巴一块很大的负担,退市时候,如果没记错,大概B2B的业务利润在2亿美金不到,估值80亿美金,利润不到2亿美金,估值明显是偏高了。
-B2C
另外看天猫,天猫加淘宝最早占据了电商大概90%以上的市场份额吧,但是现在随着京东、苏宁、国美,不断加入,天猫的占比大概下到了60%左右,下降速度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个趋势还是会进一步下来的,当然总体规模还是会上去的,但是份额会下行,另外就是利润率会下来。
而B2C的竞争,其实还刚刚开始,利用淘宝网,天猫走到了前面,但是这个优势维持多久不好说。京东其实是效仿当年的阿里巴巴做淘宝的思路,亏损策略,来不断蚕食天猫的份额,而现在随着银行也加入战圈玩电商,相信之后的电商,到最后即使赚钱的天猫店,也会日渐不赚钱,然后最后玩的游戏是谁活到了最后。总的来说,阿里巴巴的B2C和C2C,我看好前者的竞争能力,但是目前胜负未分,不好下论断。
-C2C下行
C2C则现在看来成为了阿里手上最大一块筹码,之前亏损了很多年的C2C,说开始盈利了。C2C盈利其实是很困难的,阿里巴巴把它做成了盈利本身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后续的盈利能保持高增长么?
从占比来看,其实淘宝C2C应该处于下行阶段,下一步的比拼应该集中B2C领域了,我相信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推断,但是我自己还是坚持这个看法。
C2C的下行,也是有几个大背景的。一方面是天猫等B2C,其实蚕食了C2C的份额,目前淘宝的C2C是天猫最大的流量入口,这个是构成了天猫竞争优势的核心点,但是随着天流量不断的导入天猫,C2C的商户不满日益增加,尤其最近一年多来C2C一直不太平,十月围城事件,其实就是C2C的商户对B2C和淘宝的大的抗议。这种事情,虽然最后以缓慢提高收费幅度得到了解决,但是可以预见的结果就是当年打败eBay所实现的免费策略,在现在遇到了两难境地,如果不进行收费,那么C2C的运营难度日益增加,而且对于阿里而言,运营压力也会不断增加,而且关键也是造成了对B2C的竞争。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C2C的价格以及成本都要低于B2C,但是阿里的B2C化应该是未来一个重中之重,这种情况下,对B2C的倾向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从排名等来看,同一产品几乎C2C都在B2C之后,也就意味着C2C的生存困境在增加。即使不收费的情况下,都是如此,那么收费的C2C呢?收费的C2C,那么意味着淘宝注定要放弃了大量的中小卖家,而这些卖家则是当年帮助阿里完败eBay的生力军。
道义上过不去也就算了,关键是淘宝流失的大量中小卖家的同时,也会流失大量的买家,目前的C2C和B2C的关系很复杂,简单的理解起来就是天猫类似一个大型高端商场,而淘宝就是那个人流最密集的市区,如果一旦人流不密集了,那么天猫这个高端商场的客流也会相应减少,所以,保证淘宝的整体人流稳定,应该还是阿里巴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做的工作,直到天猫能离开淘宝,否则天猫跟别的商城竞争,应该没有太大的优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淘宝必然还要选择很长一段时间内免费策略,而这个策略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利润肯定将一直不能有效提升。
至于C2C和B2C的成长,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判断,我自己的判断是无论C2C和B2C,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要有爆发性的成长空间,应该是可能性不太大了。很多人拿几年双11来做比较,我自己不是很看重这个,因为今年的双11有两个背景存在,第一个是去年的双11,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今年的双11,声势浩大,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从这个角度上来看,2013年的双11,要比12年的双11有爆发性的成长的可能性几乎于0。其次一个大背景是,大量的商家其实都是利用双11去库存,大打价格战,而这种价格战必然不是可持续条件。所以,双11的高速增长,并不能理解为电商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2012年阿里巴巴的电商做到了一万亿,全国零售总额的十八分之一,随着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整体进入平台期,那么我国的零售数字也应该日趋平缓,马云跟王健林打赌十年破十万亿,我觉得马云获胜得有个前提,就是我国的零售业总额得破一百万亿。否则马云是赢不了这个赌局的。
第二个大背景其实电商的发展受到的限制很多,线上是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购物体验的增加,线下则是物流的瓶颈取消,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电商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已经进入了一个平台期,物流跟不上,是现实存在的,不以马云为客观转移的客观条件。物流跟我国的交通设施,用工成本,甚至跟经济形式的发展都是正相关的,绝对不是单一实体努力就可以改变的现状。
这两个背景其实都较大程度的制约了电商业的发展,要再维持阿里之前100%的业绩增长,个人感觉,难度已经很大了。反推过来就是C2C和B2C都不能有效助推阿里的整体利润上行,马云所阐述的高成长可能性不大。